为什么年轻的科研人员会想要成为审稿人?
怎么样才能成为审稿人?
1 发表论文
发表高质量论文大概是能够被注意到是有一定成就的研究人员最直接的方法了,有一个强有力的高质量发表记录能够吸引在找寻审稿人的期刊编辑的目光。
事实上,你经常发表的期刊最有可能在收到类似主题的投稿时考虑邀请你担任审稿人,在同个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可能会推荐你做为审稿人人选。当你持续发表高质量论文,就是在向期刊编辑传达一个信息,你所熟悉领域的最新趋势和专业标准。
不错的引用数也能提高你的名声和信誉。写出好的论文题目、适当的关键词很有必要,这样编辑在使用PubMed这些数据库的收录服务时,就能看到你的文章。
2 联系Mentor或导师
如果有意从作者身份进展成审稿人,你的mentor或导师也许可以帮上忙。他们通常都跟编辑有联系,可以为你说上几句话,甚至介绍相关人士给你认识。如果你的导师是期刊编辑的话,考量到你表达出的意愿,他也可能会考虑找你来审稿。另一个好处是mentor能提供审稿的一些技巧跟指导,在目前缺乏审稿人专业训练的情况下,有很大帮助。
3. 积极与编辑接洽
除了等待期刊编辑来找你,也可以主动出击。先联系编辑,表达审稿意愿。参加会议的时候,可以跟领域内的期刊编辑聊天。期刊编辑一般都喜欢听取新鲜观点,因此主动表现意愿可能会带来共同审稿甚至独立审稿的机会。此外,也可以发邮件向编辑表达想要担任审稿人的意愿,不要忘了提供背景信息和发表记录。不过,在发邮件之前,一定要先看过期刊网站上给审稿人的须知,了解他们对同行评审的基本规定还有对审稿人的期望。
4. 尝试其他同行评审渠道
担任期刊审稿人不是踏入同行评审领域的唯一途径,许多期刊像F1000
Research还有PubMed这样的平台都采用发表后同行评审模式,注册用户能自由评论已发表的文章。这对刚开始科研生涯的研究人员来说,是练习审稿技巧的好机会,也是与其他研究人员互动讨论的绝佳渠道。要特别注意的是,平台上的审稿人通常都希望匿名评论,因此你要决定是不是要分享个人信息。另外一个训练自己审稿技巧的方式是以博文或社论的方式对已发表论文进行评论。
期刊编辑总是在找寻审稿人,扩展审稿人名单,甚至有很多编辑喜欢找年轻的研究人员审稿,因为他们通常都会接受审稿邀请,加上他们渴望证明自己,对待审稿工作都会特别认真。
我该接受审稿工作吗?
同行评审完全是自愿服务,没有任何金钱报酬,而且审稿工作需要审稿人投入许多时间精力。因此,对于第一次担任审稿人的研究人员来说,多半会犹豫是否该承担这个责任,还是该把这些时间花在自己的研究上。但别忘了自己投稿的时候,其他审稿人也对你的稿件提供了审稿服务。处在科研界,每个科研人员都该参与审稿,让期刊发表系统能继续顺利运作。
评审别人的工作责任重大,也应该要确信自己能做好。在接受审稿邀请前,应该评估 3 件事情:
第一次审稿:尽责评审
根据美国科学编辑理事会(Council of Science Editors,CSE)的发表道德白皮书,审稿人的责任不仅要能公正审查并具有相关领域专业知识,其他责任还有:
审稿工作最困难的是评估论文质量。必须要完全客观,不带有任何个人偏见,还要具备足够的领域专业知识,才能判断科研工作的优点。最后,还需要关注细节,找出错误、逻辑缺陷甚至不是很明显的问题。这对第一次审稿的人来说似乎很难,可以回头看过去收到的审稿报告,这可以帮助你准备第一次的审稿工作。此外,浏览期刊给审稿人的指南,了解期刊是否有特殊的评审条件。
1. 评估论文
收到要接受审稿的论文后,可以先很快的浏览一遍。K.A.Nicholas和W.Gordon在他们的文章《Aquick
guide to writing a solid peer
review》中说明了第一次阅读论文的时候,会让你对论文的内容质量、组织以及写作风格有大概的认识。ThomasWesley
Allen也在《Peer review guidance: How do you write a good
review?》中解释审稿人在第一次读论文的时候,应专注在“大范围的问题”上。
第一次读论文时要关注的点:
阅读的时候可以顺便做笔记,这样写审稿意见的时候才不会忘记。初次阅读结束后,可以将研究的主要重点列出来。据Nicholas和Gordon的说法,审稿人在这个阶段应该要基本能评估研究是不是能够发表。如果研究的假设有什么问题,或是呈现的方式不适合发表,那么可以在这时候总结审稿,仔细说明论文存在的重大缺陷,举出例证来支持你的说法。
第二次读论文的时候,应该一个章节一个章节读过,从摘要开始,检查每个部分是不是提供了必要的信息。论文的每个章节要注意什么:
阅读的时候边做笔记,把看到的小错误记录下来。把错误分成小错跟严重的错误,这样写审稿报告的时候会比较容易。
2. 撰写审稿报告
在完成论文的评估工作后,就可以开始写审稿报告了,写审稿报告的时候,可以把先前两次阅读论文的笔记放在旁边参考。
同行评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对审稿人来说也没有立即的好处,但同行评审是维持科学研究和发表公正诚信的方式,让这个体系持续运作是每个科研人员的责任跟义务。你对审稿工作的贡献能大大促进科研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