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07-27 PacBio 单分子长读长测序揭示了木荷树苗中锰胁迫耐受机制的关键基因 中文名: PacBio 单分子长读长测序揭示了木荷树苗中锰胁迫耐受机制的关键基因英文名: PacBio Single-Molecule Long-Read Sequencing Reveals Genes Tolerating Manganese Stress in Schima superba Saplings杂志:Frontiers in Genetics影响因子:4.599研究背...阅读全... 阅 读 全 部 >
2025 07-26 【Cell Research】北大汤富酬团队:一种长读单细胞ATAC测序方法,同步检测染色质可及性和遗传变异 作者:Lily导读:可访问的染色质区域(the accessible chromatin regions)在人类基因组调控元件(regulatory elements)中富集。通过对可访问的染色质区域的研究,科学家们已鉴定出许多与人类疾病相关的遗传变异。目前,对单个细胞内开放染色质区域进行检测的一种成熟方法是:通过下一代测序(NGS)平台,使用测序技术对转座酶可及性染色质(tra...阅读全文&g... 阅 读 全 部 >
2025 07-26 基因图谱:破解“生命密码”的“地图” 在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旅程中,基因图谱就像一张神奇的地图,指引我们穿越生命的复杂迷宫。这张“地图”不仅揭示了物种如何传递遗传信息,还为医学、农业、生态保护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科学家正不断探索这张“地图”上的未知大陆,解锁生命发展的更多秘密,揭示隐藏在基因背后的无限可能性。文/倪江飞 何卫华 王国强倪江飞,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何卫华,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博士后。王国强,中国科协创... 阅 读 全 部 >
2025 07-26 三代+二代全新宏基因组测序分析产品闪亮登场 转眼间,十月已经到来,十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节,是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在这么美好的时节里小锐有很多新技术、好消息与大家分享,接下来先向大家隆重介绍三代+二代宏基因组测序分析产品。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更新,三代测序技术也越来越成熟,Nanopore测序读长更长,错误率更低,对生物信息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Nanopore测序的宏基因组高分文章已发表多篇,且已成功应用于微生物宏基因组研究领域... 阅 读 全 部 >
2025 07-25 Nanopore全长转录组测序数据评估,来也! 纳米孔测序是一种由ONT(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y)研发的单分子测序技术。在转录组测序应用中,相比于传统二代RNA-Seq测序技术,长读长的纳米孔RNA测序可以在无需打断的条件下得到全长序列并进行定量,同时直接RNA测序还可以检测多种碱基修饰,且测序无需扩增,减少了PCR过程引入的碱基偏倚。ONT测序技术在多个方面具有非常强悍的优势,然而,一份合格的下机数据才是科研成功... 阅 读 全 部 >
2025 07-25 Nature = 32G基因组 + 蝾螈 +Pax7 蝾螈可以再生四肢、心脏、脊椎等等组织,是研究发育,再生等等的重要材料,但由于其基因组庞大(是人类基因组的10倍)和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对其基因组解析带来了困难。近期在中国和欧洲各实验室的合作下,完成了D/D 蝾螈基因组的测序和组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其神秘。摘 要 蝾螈是一类重要的研究发育、再生和进化的四足类动物模型,其中墨西哥蝾螈(Ambystoma mexicanum)是研究分子机制的代表性蝾... 阅 读 全 部 >
2025 07-25 【Nature综述】NGS的这10年 随 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在2003年顺利完成,基因组测序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直接导致了每兆基因组成本的大幅下降以及检测的基因组数量越来越多。人们对基因组的复杂性深感震惊,这也引导着测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最近的一些突破性技术使得测序技术在更短的时间内可以获得更多的数据量。与之对应的是,还有一些技术的进步使得单条序列的测序读长变得更长——...阅读全文&g... 阅 读 全 部 >
2025 07-24 Pacbio全长微生物多样性测序原理及实测结果展示 近年来,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一直是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微生物“个 头小,本领强”,从人体的皮肤、口腔、胸腔、阴道到肠道、粪便,无处不在,又称为“人体第二基因组”,在人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还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发酵液、植物、空气等环境样本中,它们推动着地球物质循环,影响着人体乃至整个地球生物圈的健康。 传统研究中,是将环境样本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培养,提取已经分离培养出来的每一个纯菌的DNA,针... 阅 读 全 部 >
2025 07-24 单分子长读长测序助力比较玉米与其野生近缘种的转录组变异 期刊: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影响因子:7.093文章题目:Single-molecule long-read sequencing reveals extensive genomic and transcriptomic variation between maize and its wild relative teosinte (Zea mays ssp....阅... 阅 读 全 部 >
2025 07-24 猕猴全脑分区转录组图谱,开启灵长类影像转录组学新篇章 荟萃心理学各领域新进展、新动态来源 |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官网近日,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王征实验室,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Brain-wide and cell-specific tranomic insights into MRI-derived cort...阅... 阅 读 全 部 >